什麼是多線程

線程是從對岸傳來目前比較常見的說法,台灣以前叫執行緒,英文叫 Thread(念做 屎瑞德) ,不過因為線程比較直觀一些,所以我還是叫線程。

多線程不是CPU多核心

一般我們在買電腦的時候,評估一台電腦強不強常常會用CPU的核心數來評估,用比較不嚴謹的方式形容,CPU核心是大腦數量,線程(執行緒) 代表的是手腳數量。

那麼CPU的頻率,可以理解為一顆大腦可以同時運轉的線程(執行緒)手腳數量。

人家不是說 Python 在多線程(執行緒) 很弱?

一般來說如果只是做爬蟲工作 Python可以運用的多線程工作量,足以應付 同時抓取 二萬筆資料以下的線程效率,除非資料數量高達二萬筆以上 才要認真考慮要用不同的語言來運作,不過更多時候用 Python撰寫程式碼的效率,還是大於執行緒效率高的語言,如C++ 、C#、JAVA這些。

與其堅持一開始就學到最強的語言,不如加強自己程式碼邏輯

遇到了效率問題,再來轉語言也不遲。

Last updated